动态和静态语言
- 动态类型语言:在运行期进行类型检查的语言,也就是在编写代码的时候可以不指定变量的数据类型,比如Python和Ruby
- 静态类型语言:它的数据类型是在编译期进行检查的,也就是说变量在使用前要声明变量的数据类型,这样的好处是把类型检查放在编译期,提前检查可能出现的类型错误,典型代表C/C++和Java
编译型和解释型
- 编译型语言首先是将源代码编译生成机器指令,再由机器运行机器码(二进制)。
- 解释型语言的源代码不是直接翻译成机器指令,而是先翻译成中间代码,再由解释器对中间代码进行解释运行。
编译型相当于用中英文词典(翻译器)将一本英文书一次性翻译(编译)成一本中文书。以后查看直接就是中文了。可想而知,以后读书(运行)会非常非常方便。
而解释型相当于用中英文词典(翻译器)将一本英文书读一段翻译一段(解释)中文。以后查看时还是需要重新翻译。这样效率会低一些,必须依赖解释器,但是跨平台性好。
Objective-C
具有静态语言的特性(需要指定数据类型),又有动态语言的效率(runtime)
动态语言,静态语言,以及OC的语言类型
为什么说OC是动态语言